记者 李明2025年1月10日,石家庄迎来了一场关乎全市发展的”大手术”。当晚11点,建华大街与槐安路交叉口——这个被誉为”石家庄心脏”的繁忙路口,真正开始了地铁4号线世纪公园站主体盖板的施工。这一工程将持续整整7个月,直到8月10日才能完工。
作为石家庄最繁忙的路口之一,建华大街和槐安路的交叉口每天承载着数以万计市民的出行需求。从今晚开始,这里将变身为一个庞大的施工现场。施工围挡将占据路口中央,大幅缩减通行空间。这不禁让人担忧:本就拥堵的交通会不会彻底瘫痪?市民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?
为了进一步探索情况,记者正常采访了市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建国。王局长表示:”我们充分认识到这次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巨大挑战。为此,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交通管制措施,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交通压力。”
根据交管部门的安排,从1月11日起,每天早7点到晚8点,东西方向将禁止左转,南北方向则禁止大车左转。此外,槐安路西向东方向的建华大街主路出口将被封闭,车辆需要提前在育才街出口下主路。
这些措施无疑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。家住建华大街附近的李女士对记者表示:”以前上班15分钟就到了,现在可能要提前半小时出门。虽然有些不方便,但为了城市发展,我们都能理解。”
并非所有市民都能像李女士一样乐观。在社会化媒体上,不少市民对此次施工表示担忧。有网友评论道:”这下可好,上班迟到是家常便饭了。”还有人调侃:”这7个月,我们的‘出行技能‘怕是要突飞猛进啊!”
面对市民的担忧,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张文彬向记者介绍了一系列应对措施。”我们将在关键路口增派交警,加强交通疏导。同时,我们还准备了详细的绕行方案,市民能够最终靠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。”张副局长强调,”我们也呼吁全市市民朋友们尽可能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,减少私家车使用。”
公共交通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?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为了缓解交通压力,槐安路体育大街到翟营大街的公交专用道将被取消,允许社会车辆通行。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争议。
市公交集团总经理刘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”取消公交专用道确实会影响公交运营效率,但在当前情况下,这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。我们将通过增加班次、优化线路等方式,最好能够降低对乘客的影响。”
除了交通问题,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。家住世纪公园附近的张大爷和记者说:”现在晚上施工噪音很大,睡不好觉。白天灰尘又多,真是叫人烦恼。”
对此,市环保局局长李丽回应道:”我们已要求施工方严格执行环保措施,包括设置隔音屏障、定时洒水降尘等。同时,我们也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,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”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但地铁建设给石家庄带来的长远利益是不容忽视的。市发改委主任王强表示:”4号线建成后,将极大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,缓解地面交通压力,推动城市经济发展。这7个月的‘阵痛期‘是我们迈向更美好未来必须跨越的坎。”
那么,在这7个月里,石家庄市民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呢?市规划局专家孙明提出了几点建议:
此外,孙明还呼吁全市市民们互相体谅,共同维护良交通秩序。”每个人的一点让步,都能为缓解交通压力贡献力量。”
仅靠市民的配合是远远不足的。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,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和能力。
市长助理张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”我们将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及时解决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出现的问题。同时,我们也欢迎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问题,我们会认真听取每一位市民的意见和建议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为了加快施工进度,减少对交通的影响,施工方采用了多项新技术。项目负责人李工介绍:”个人会使用了预制装配式实施工程技术,可以大幅度缩短现场施工时间。同时,我们还采用了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,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。”
工期缩短的同时,实施工程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?对此,市质监站站长王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:”我们将全程跟踪监管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标准。质量和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,绝不会有丝毫松懈。”
随着施工的推进,周边商户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了影响。记者走访了建华大街沿线的多家商铺,普遍反映生意有所下滑。商户代表李老板表示:”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扶持政策,让我们渡过难关。”
对此,市商务局局长赵明表示:”我们正在研究相关扶持政策,包括减免租金、提供融资支持等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受影响的商户。”
在采访中,记者也注意到,尽管面临诸多困难,但大多数市民对地铁建设持支持态度。市民代表陈女士说:”虽然现在有些不方便,但想想以后出行更便利,心里还是很期待的。”
这种期待,正是石家庄这座城市前进的动力。正如市委书记李强在近期的一次讲话中所说:”地铁建设是石家庄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。我们坚信,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,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,迎来更加美明天。”
美好愿景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。在未来的7个月里,石家庄的每一位市民都将面临考验。这不仅是对市民耐心和理解的考验,更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全面检验。
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?如何平衡发展需求和民生诉求?如何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?这样一些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认真思考并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在采访即将结束时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对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:”我们理解发展的必要性,也愿意为城市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。但我们也希望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我们的声音能被听到,我们的需求能得到重视。毕竟,一个城市的发展,最终是为了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。”
这番话道出了许多石家庄市民的心声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发展的同时,不可以忽视每一位市民的切身感受。只有发展与民生并重,才能让城市的进步真正惠及每一个人。